精益大本营

标题: 战略选择与取舍的六大原则 [打印本页]

作者: spaceman    时间: 2023-7-7 19:13
标题: 战略选择与取舍的六大原则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迈克尔·波特曾说,战略的本质是选择不去做什么。战略就是做出选择、权衡取舍;就是要有意识地选择与众不同。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华为在历史上做战略选择时,很重要的选择就是2002年在小灵通路线与3G路线之间,任老板坚定选择了3G,这符合通信行业大发展的趋势。

本文将介绍战略选择与取舍的六个原则,帮助企业在差异化竞争中提升赢面,实现可持续增长。



[attach]5774[/attach]
01
原则一:主观原则

一家公司能否成事,首先要看企业创始人的主观意志。你的追求是什么?你的理想是什么?伟大的企业家,都是有宏大社会理想追求的人。

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创业者的类型不一样:
第一种,饥饿驱动型,即创业目的就是吃口饭,跑跑关系,搞搞资源,做个倒爷,这种情况大部分发生于改革开放初期。

第二种,财富驱动性,即创业者不仅想吃口饭,还追求社会地位、个人财富,大部分创业者都是这种类型。

第三种,理想驱动型,即创业者在各方面并没有不满足的地方,就是为了实现某种理想,马斯克就是这样的人。有些理想驱动型的企业家甚至连房子都没有,即使有了一套房子也卖掉了,就天天住公司、住厂房里,对生活的要求极低,但是他有一个很宏大的理想。

第四种,兴趣驱动型,即创业者就是对这个事情本身有兴趣,并没有多大财富追求,乔布斯就是典型。他从小就喜欢钻研电脑,慢慢就创业了,财富绝对不是他的追求,他在苹果股份连1%都不到。在兴趣驱动下,乔布斯才慢慢有了社会责任,有了那句“人之所以会活在世界上,一定就是为了去改变世界”。

不管创业的动机是追求财富,还是纯粹个人兴趣,亦或者追求社会价值,企业愿景的第一方面,都是要看主观,创业者要有理想,就像马云说的,理想总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这个万一的概率是很高的。我们每个人其实并不足够了解自己,甚至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能发挥多大的潜能。大多数人终其一生,可能都发挥不到个人潜能的10%。

马斯克、贝索斯,他们都是草根创业者,并没有很好的积累和基础,但他们都创业成功了,因为他们都有理想和追求。

企业愿景的第二方面,要理想驱动、愿景驱动,必须符合趋势。虽然企业愿景的第一方面是先看主观,但这个主观必须要符合趋势。创业者要做一件对人类、对社会都有价值的事情。做了这件事情,世界就会帮助你。但如果你做的是一件逆潮流的事,没有人会帮助你。

华为在历史上做战略选择时,很重要的选择就是2002年在小灵通路线与3G路线之间,任老板坚定选择了3G,这符合通信行业大发展的趋势,小灵通就是一个过渡性的产品。如果将过多的资源放在小灵通这种过渡产品上,公司就会失焦,失去长期利益。

企业愿景的第三方面,要有预见性。中国企业绝大多数都是从模仿、从跟随起家。但是有很多的企业家,是基于产业的预见来做业务的。亚马逊创业的时候,电商这个概念仅仅是个苗头,这就是基于产业先见的一种愿景驱动。只有少数人,少数企业能够预判行业未来。只有当企业家有这种产业先见时,才能创造新产业、新业务。


[attach]5775[/attach]
02
原则二:能力匹配

创业要具备客观性,即你的能力边界。如果一个人对自己要求更高、有使命感,就可以将自己的能力扩大到极致。

但这种极致,是有边界的。一家企业也是如此。跨界发展有没有可能?不是没可能,取决于你的能力之和边界到达的程度

企业家追求的业务本质,是其能力能够覆盖到的范围。如果能力和追求能匹配起来,企业就能有所发展

做到能力的匹配后,再掌握行业的规律,并建立相应的组织人才机制,就能成功。恒大是房地产公司,是偏资源型的业务,它进入电动车行业,就是能力不匹配,因为电动车的玩法和房地产完全不同,要靠科技、人才、创新、差异化以及精密制造一系列的能力,这些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

约翰·加迪斯曾说,战略就是能力和目标相匹配。能力能够匹配的目标就是战略,能力不匹配的目标就是空想。

所有的企业家创业的底层能力都是相似的。

以华为为例,任正非有两个底层能力:
第一个底层能力是对科技的理解,任正非在部队就是做科研的,发明成果登上了《解放军报》,出席过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

第二个底层能力是组织能力,能够将人才聚集在一起。

科技能力可能是后天的能力,但组织能力是一种天生的能力。

在过去,我们评价一个人通常用情商和智商来衡量。但其实情商也好,智商也好,都有局限性。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每个人拥有八种类型的智能,包括语言智能、音乐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

一家企业的风格、可能性和创始人的能力结构在本质上,是匹配的。马斯克洞察事物本质的能力很强,乔布斯数学逻辑能力、工程能力很强。所以,他们都成功了。

此外,企业家还要将个人能力转化成组织能力。组织能力就像人一样,有多元的智能,这决定了企业能做什么、不做什么。在这个基础上,将能力逐渐提升上去,抓住更大的机会。

战略的底层逻辑,就是能力和选择匹配。组织能力是企业最重要的能力,它能将人才组织起来,形成业务闭环。


[attach]5776[/attach]
03
原则三:沙盘推演

产业的未来形态是什么,对一家企业的战略选择特别重要。举例来说,现在全球的电动智能车有以下几类玩家:

第一类玩家,先行者。像特斯拉、比亚迪的创始人,就属于有产业先见的人。在他们布局电动车时,大家都不太看好。比亚迪在2019年之前,股票长期处在低位,只有四五十元;现如今,股价达263.20元(2023年6月26日股价)。特斯拉在2019年之前,市值只有300亿美金;现如今,股价达8000亿美金。

第二类玩家,造车新势力,比如理想、蔚来、小鹏。

第三类玩家,互联网跨界进入者,比如百度、苹果等。

第四类玩家,传统汽车升级者,比如通用、福特。

第五类玩家,纯跨界者,比如恒大。

一个投资者要投资电动车这个行业,就需要判断:十年之后这个行业的情况,这五类玩家谁会成功,谁将失败?还剩多少家?怎样的人能成功?怎样的人会失败?

从燃油车汽车的行业角度来看,只有两类公司会存在。

第一类,有规模优势和创新优势的,能够成为行业前三名的公司会存在

第二类,在一个细分领域做到极致的玩家,兰博基尼、法拉利做跑车,劳斯莱斯是做豪华车,都是很小的细分品牌,也能够活下去。

在燃油车规律之前,是群雄混战的时代。100年前,美国有100多家汽车公司。这个规律是否适用电动车呢?适用的话,我们可以想象一下,10到20年之后,中国的电动车玩家还剩几家?可能3到5家。现在造电动车的至少100家公司,比亚迪能不能活下去?理想、蔚来、小鹏能不能活下去?

比亚迪有先行优势,有规模优势,有可能成为3到5家之一。理想有可能成为另外一个,在中大型SUV这个细分市场做到极致。

那些长期亏损的电动车企业会比较危险。与互联网行业不一样,硬件行业长期亏损是不行的。为什么京东亏损了十几年却依旧发展呢?因为有持续不断的现金流。零售行业最大的好处就是现金流,先收款是天然的优势。

公司定战略时,一定要对未来的产业形态有一个判断,这个判断决定目标选择

任正非在1994年曾说过,“10年之后,世界通信行业三分天下,华为占其一。”这说明华为对通信产业的判断很清楚,一百家公司,未来只剩三家能活下去。既然剩三家能活下去,华为就必须成为三家之一。要成为三家之一,必须比别人跑得快。要比别人跑得快,就必须销售能力强、产品能力强,让员工有动力。要让员工有动力,就必须给员工多发钱。

华为的活下去等于世界领先。因为这个行业最终只有领先者才能活下去,所以活下去就等于领先


[attach]5777[/attach]
04
原则四,聚焦原则

定战略、做管理,一定要从科学、哲学、人文里面吸收营养。战略的聚焦原则就是物理学中的压强原则,同样大的力量,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战略的原理就是要专注,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第一,对象专注,即企业只做好一件事,比如福耀玻璃。

第二,程序性专注,即企业用一个能力做多件事,比如西门子公司围绕着机电一体化,积累、积累、再积累,将它变现为不同场景、不同环境的产品。虽然横贯电力、医疗、家电多个领域,但所有业务的底层逻辑都是机械+电子。

第三,衍生性专注,即通过多样化,将业务粘在一起,使内部高度相连,比如亚马逊。云是亚马逊创造的业务形态,逻辑是围绕消费者体验,价格要低、品类要多、物流要快。这三个要素的实现,必须要有强大和冗余的IT基础设施。因为业务量是波动的。大促时,服务器一定要强大,不然当流量一下子忽然涌入时,公司的服务器会瘫痪;大促过后,服务器冗余,可以向社会开放,这就是亚马逊云服务的来源。

一家企业在产业链上有以下几种选择:
第一,走专业化道路。做光伏,就只做电池;做计算机,就只做整机。比如微软,只做操作系统、办公软件。

第二,走一体化道路,上下游都做。比如,比如通威先做硅料,再做硅片,再做电池,再做组件,最后切入整个光伏产业链。一体化路线不一定是对的,但可以尝试。

第三,走多元化道路,横跨不同的产业链。

第四,走生态化道路,核心有三个要素:
1.核心平台。谷歌的核心平台是安卓、搜索引擎,将不同公司连接在一起,可以用在手机上,也可以用在其他领域。


2.多边市场。客户不是一方,是两方、多方,比如淘宝的客户有买家和卖家,这本身就是生态。

3.链接发展。生态各个公司之间,形成内部互相激励作用。卖家卖的产品更丰富,客户越多;客户越多,就能促进更多卖家生产更多产品。


[attach]5778[/attach]
05
原则五,差异化原则

企业的与众不同之处在哪?市场上有那么多矿泉水公司,农夫山泉与众不同是天然,依云主打品质,阿尔卑斯山富含的营养元素据说能够治愈疾病。

品牌是要编故事的。好喝、难喝是很主观的判断。消费品有这个特性,特别是人们对品质不好判断,但是好不好喝可以定义出来。你常年喝,就会习惯它的味道,就觉得好喝。比如中国人觉得茅台好喝,老外就不见得了。

此外,永远不要低估差异化塑造空间的可能性。一瓶水,农夫山泉有点甜。一个插线板,公牛就是做出来了,主打安全。

差异化来自于战略的两个维度:空间和时间。空间的差异化包括产品的功能、性能、价格,以及应用场景。比如,OPPO、vivo手机最早就是主打应用场景的差异化。vivo,主打音乐场景,让音乐活起来。OPPO,主打拍照,前后两千万,拍照更清晰。

时间的差异化包括客户的获取、提升、转换、离开等。比如,2000年的海尔服务特别好,产品可能没那么好,但服务好也是差异化。

空间、时间两个维度的差异化必须做到极致。比如,沃尔沃主打安全。宝马不安全吗?奔驰不安全吗?其实也都安全,但你就是感觉安全还不够到位。因为沃尔沃对安全的追求,一定是超过这些公司。沃尔沃在美国IIHS和欧洲E-NCAP碰撞测试中表现非常出色,是全球唯一一家使用88公里/小时进行安全碰撞测试的车企。世界上的汽车安全技术有80%是沃尔沃发明的,它用这种动作和传播手段来表明,沃尔沃就是最安全的。

差异化就是要围绕客户的需求和痛点去构造企业自身的差异化。

06
原则六,增长原则

战略选择要确保公司有增长。有一家做家居的公司,是行业前三名,但是去年营收下降了20%,今年下降了20%。为什么?很显然中国的房地产高峰已过,步入长期下降通道。此外,人口也在下降,房地产阶段性需求满足了。所以,家居行业总规模也走入下降通道。

公司的增长包括两方面:
第一,相对份额提升。如果行业下降了,但企业的品牌势能提高了,相对份额也可能会增长。

第二,品类延展。比如家居企业从做沙发到做床垫。

在行业内,只有这两种可能性会促成增长,但是这也解决不了大增长问题。一家公司走入下降通道是很危险的,因为员工的心态会发生变化。如果企业已经处在一个衰弱的行业,就必须不断收缩、裁员、内卷。由于岗位越来越少,年轻人也会越来越不愿意进入这家企业,这就是走向负向循环。

但增长的公司则不一样。官帽子越来越多,人越来越多,机会越来越多。公司的增长了,规模效益、人效越来越高,员工的工资会越来越高。华为为什么特别强调增长?因为增长可以带来大量的管理岗位。

增长对战略启发就是:要做业务组合管理。如果企业开始走向高点、平衡通道,在这之前的两三年就部署新业务,让第二曲线取代第一曲线带来增长。







欢迎光临 精益大本营 (http://leantp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