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大本营
标题:
《价值流分析》计算要点
[打印本页]
作者:
spaceman
时间:
2015-9-7 08:39
标题:
《价值流分析》计算要点
价值流在企业精益推进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众多企业在尝试运用价值流规划制定企业精益推进的步骤,但在实际运用中常常发生一些小错误。
比如对于价值流最下面的数据线,上面的时间是工序CT(绿色),下面是等待时间或者是周期时间(黄色),等待时间应该等于工序间库存*TT计算得出。
对于等待时间的计算,很多人习惯用工序间库存量*工序CT(下道工序),因为这样比较容易理解:这么多库存会等多长时间呢?下道工序做一个为xx时间(CT),因此等待时间=在制品库存*后工序CT。
简单从这个角度理解好像很正确,也很容易接受。但这个工序不会一直按CT一件一件连续生产,因为还有设备故障时间,还有切换时间,还有生产不合格品的时间,还有员工完成后不生产的时间(员工做到一定量之后就会停止生产,否则这个工序后的库存就会不断增加无止尽)。
而用节拍时间乘正好包括了所有等待时间。
当我们换一个角度,把所有工序过程理解成一个整体,如下图:
工序间的在制品总数就相当于在流程中排队的总数,从整体来看,流程每个节拍产出一个,因此生产周期(LT)=在制品总数*节拍。节拍是有顾客决定的(节拍=有效作业时间/顾客需求)。
可能还有两个放 main存在疑问:
1. 工序能力比节拍能力大(通常都是这样),
不是按节拍生产的?一般情况下,正常运营的工厂生产量和需求量会达到某种程度的平衡(不是每天,而是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看,比如一个月),否则库存量也是不断增大而无止尽。
2. 工序能力不够,达不到节拍的要求,
流程就不是按节拍速度出产品。这种情况在价值流现状图中也不会出现,因为现状图中的需求数据来自于过去三个月的出货数据(代表已经完成的量)。
这些是我们在《价值流实践课程》中或项目中常见的问题,梳理供大家参考。
再者说计算出来的生产周期(LT)时间也只是个大概值,不是绝对值。比如计算出来15.6天,说明大概、平均产品的生产周期,不是指每件产品都是这个时间,LT不是一个精准的时间概念。所以只要方法上正确,不用太纠结个别时间的精准性。
作者:
Zero
时间:
2015-9-15 15:32
成功源于细节,学习了,谢谢!
作者:
xuhelai
时间:
2015-10-15 15:59
王老师,好久不见了
作者:
zmgcs
时间:
2015-10-25 23:02
怎么看不到图片,正需要学习
欢迎光临 精益大本营 (http://leantp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