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大本营

标题: ABC分类法详解-pmc常识培训 [打印本页]

作者: spaceman    时间: 2015-8-28 08:34
标题: ABC分类法详解-pmc常识培训

ABC分类法详解

ABC分类法(Activity Based Classification)
 ABC分类法又称帕累托分析法或巴雷托分析法、柏拉图分析、主次因分析法 、ABC分析法、分类管理法、重点管理法、ABC管理法、abc管理、巴雷特分析法,平常我们也称之为“80对20”规则。 它是根据事物在技术或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进行分类排队,分清重点和一般,从而有区别地确定管理方式的一种分析方法。由于它把被分析的对象分成A、B、C三类,所以又称为ABC分析法。
  ABC分类法是由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尔弗雷多·帕累托首创的。1879年,帕累托在研究个人收入的分布状态时,发现少数人的收入占全部人收入的大部分,而多数人的收入却只占一小部分,他将这一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就是著名的帕累托图。该分析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在决定一个事物的众多因素中分清主次,识别出少数的但对事物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和多数的但对事物影响较少的次要因素。后来,帕累托法被不断应用于管理的各个方面。1951年,管理学家戴克(H.F.Dickie)将其应用于库存管理,命名为ABC法。1951年~1956年,约瑟夫·朱兰将ABC法引入质量管理,用于质量问题的分析,被称为排列图。1963年,彼得·德鲁克( P.F.Drucker)将这一方法推广到全部社会现象,使ABC法成为企业提高效益的普遍应用的管理方法。
  此规则通过对同一类问题或项目进行排序,来认明其中少数争议较大的。帕雷托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美国80%的人只掌握了20%的财产,而另外20%的人却掌握了全国80%的财产,而且很多事情都符合该规律。于是他应用此规律到生产上。他的主要观点是:通过合理分配时间和力量到A类-总数中的少数部分,你将会得到更好的结果。当然忽视B类和C类也是危险的,在帕雷托规则中,它们得到与A类相对少得多的注意。

ABC分类法的基本程序
  1、开展分析
  这是“区别主次”的过程。它包括以下步骤:
  1)收集数据。即确定构成某一管理问题的因素,收集相应的特征数据。以库存控制涉及的各种物资为例,如拟对库存物品的销售额进行分析,则应收集年销售量、物品单价等数据。
  2)计算整理。即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加工,并按要求进行计算,包括计算特征数值,特征数值占总计特征数值的百分数,累计百分数;因素数目及其占总因素数目的百分数,累计百分数。
  3)根据一定分类标准,进行ABC分类,列出ABC分析表。各类因素的划分标准,并无严格规定。习惯上常把主要特征值的累计百分数达70%~80%的若干因素称为A类,累计百分数在10%~20%区间的若干因素称为B类,累计百分数在10%左右的若干因素称C类。
  4)绘制ABC分析图。以累计因素百分数为横坐标,累计主要特征值百分数为纵坐标,按ABC分析表所列示的对应关系,在坐标图上取点,并联结各点成曲线,即绘制成ABC分析图。除利用直角坐标绘制曲线图外,也可绘制成直方图。
  2、实施对策
  这是“分类管理”的过程。根据ABC分类结果,权衡管理力量和经济效果,制定ABC分类管理标准表,对三类对象进行有区别的管理。

ABC分类法的具体步骤
  1、收集数据
  按分析对象和分析内容,收集有关数据。例如,打算分析产品成本,则应收集产品成本因素、产品成本构成等方面的数据;打算分析针对某一系统搞价值工程,则应收集系统中各局部功能、各局部成本等数据。
  2、处理数据
  对收集来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按要求计算和汇总。
  3、制ABC分析表
  ABC分析表栏目构成如下:第一栏物品名称;第二栏品目数累计,即每一种物品皆为一个品目数,品目数累计实际就是序号;第三栏品目 数累计百分数,即累计品目数对总品目数的百分比;第四栏物品单价;第五栏平均库存;第六栏是第四栏单价乘以第五栏平均库存,为各种物品平均资金占用额;第 七栏为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第八栏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数;第九栏为分类结果。 制表按下述步骤进行:将第2步已求算出的平均资金占用额,以大排队方 式,由高至低填入表中第六栏。以此栏为准,将相当物品名称填入第一栏、物品单价填入第四栏、平均库存填入第五栏、在第二栏中按1、2、3、4...... 编号,则为品目累计。此后,计算品目数累计百分数、填入第三栏;计算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填入第七栏;计算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数,填人第八栏。
  4、根据ABC分析表确定分类
  按ABC分析表,观察第三栏累计品目百分数和第八栏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数,将累计品目百分数为5一15%而平均资金 占用额累计百分数为60一80%左右的前几个物品,确定为A类;将累计品目百分数为20一30%,而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数也为20一30%的物品,确 定为B类;其余为C类,C类情况正和A类相反,其累计品目百分数为60一80%,而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数仅为5—15%。
  5、绘ABC分析图
  以累计品目百分数为横坐标,以累计资金占用额百分数为纵坐标,按ABC分析表第三栏和第八栏所提供的数据,在坐标图上取点,并联结各点曲线,则绘成ABC曲线。
按ABC分析曲线对应的数据,按ABC分析表确定A、B、C三个类别的方法,在图上标明A、B、C三类,则制成ABC分析图

库存ABC分类和帕累托原理(Pareto) 有着类似的思想,  帕累托图最早用于解释经济学中的一个现象,即20%的人口控制了80%的财富, 这一现象被概括为”重要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这就是帕累托原理。帕累托原理也适用于企业的库存管理决策中(大部分决策不如何重要,而少数决策却影响甚大)。
1. 将存货单元累计20%,但成本却占总成本的80%的物料划分为A类库存;
2. 将存货单元累计20%—50%,而成本占总成本15%的物料划分为B类库存;
3. 将存货单元累计50%—100%,而成本占总成本5%的物料划分为C类库存。
  字母A、B和C代表不同的分类且其重要性递减, 选用这三个字母并没有特别的意义,  将物料分为三级也不是绝对的。这种分类并不是影响物料重要性的唯一标准,除此之外,还有其它的划分标准:物料的单位成本;物料的资源是否容易获得;提前期、物料的缺货成本等。
  运用ABC法的关键,在于如何以“重要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作为依据, 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将管理对象的库存物料按照分类指标划分为ABC三类, 然后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这就是ABC分类法的基本思想。


二、实施策略
  在实践中,人们常以产品品种数量和对应的金额作为划分标准,  需要强调的是这并不是物料分类的唯一准则,只是一般的ABC分类法。ABC分类法实施的一般程序为:
  1. 确认库存中每一种物料的年度使用量;
  2. 将每一种物料的年度使用量和物料的成本相乘,计算每一种物料的年度使用金额;
  3. 将所有物料的年度使用金额求和,得到全年度库存总金额;
  4. 将每一种物料的年度使用金额分别除以全年度库存总金额,  计算出每一种物料的总计年度使用百分比;
  5. 将物料根据年度使用百分比由大至小排序;
  6. 检查年度使用量分布,并根据年度使用量百分比将物料加以分类。


三、控制策略
  对库存进行分类的目的是按利用价值对存货单元加以区别对待,  采用不同的库存控制策略分别进行控制。一般地,对于高价值A类物料,应集中力量进行控制以减少库存;  相反地,对于低价值的物料,如C类物料,一般维持较大库存以避免缺货。  可从以下多少个方面实施物料的控制策略:
  1. A类物料——应对此类物料进行严格跟踪,精确地计算订货点和订货量,  并且经常进行维护;
  2. B类物料——实施正常控制,只有特殊情况下才赋予较高的有限权控制,  可按经济批量订货;
  3. C类物料——尽可能简单的控制,  可通过半年或一年一次的盘点来补充大量的库存,给予最低的作业有限权控制。
  这种ABC分类法简单易行,有助于分析和控制重点物料,  但是,其缺点也显而易见:第一,判别的标准不全面,仅仅根据品种、金额的好多还难以科学分类,如有些备件, 或比较重要的物料,尽管占用金额不高,但对生产影响大, 且采购周期较长,这类物料也应归为A类物料。然而,如果按照一般ABC分类法,这类物料也许应归为B类或C类物料,因此,ABC的划分,不仅取决于品种和金额的大小,同时应考虑物料的重要性程度, 采购周期的长短等,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多种因素,才能合理地区别ABC。 另外,一般分类法只是一种粗略的区别,因为物料一般品种很多,一次划分难以合理,也不易控制, 因此,  需要更细、更具体的、针对性的划分办法。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对不同的产品,如外购件、自制件、 独立需求产品和相关需求产品等应进行不同的ABC分析。在分析过程中,不能忽略需求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库存的量及库存管理的重点应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作动态调节,此一时是A类物料, 彼一时则可能是B类物料,另外,仓库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如销售部门、 工程部门等应实现信息共享,如果某一时期,销售部门计划放弃某产品,则应将这信息及时反馈至仓库管理部门。 仓库管理部门还应与供应厂商保持联系, 因为可能市场的变化,某种产品不生产,则供货商必须及时得到该信息以决定采取相应的库存管理策略。







欢迎光临 精益大本营 (http://leantp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