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大本营
标题:
很实在,日企朋友讲日企!
[打印本页]
作者:
spaceman
时间:
2015-8-27 08:47
标题:
很实在,日企朋友讲日企!
年后换工作到了一家日企,其实这家公司的工资低的可怜,但我的直觉让我选了他。说说对日本人的一些看法吧。我在技术部,也只接触到了技术部的日本部长。
1、慎重:
在我的观察里,他做任何事都很慎重。我刚进来去跟他申请内部邮箱时,他看我那个申请书看了老半天,其实里面内容很少,然后很认真地签字,如果是我以前那个国企,领导看都不会看随手画个名字就完事了吧。
2、工作时间:
我感觉他不是工作狂,但是近一个月了,从来没有一天他来的比我晚走的比我早,包括我加班的时候,而且我每天早上都要提前10-20分钟到公司。
3、记笔记:
有次晨会他说感觉中国人不爱记笔记,脑子记住总会忘的,然后我就注意了他的笔记本,写的字很小很认真,用不同颜色区分,他经常带着一支圆珠笔,是那种可以变换多种颜色的很粗的笔,很多人用起来都会不习惯的。
4、加班:
每天晨会听得最多的就是为什么我没见到你们加班,你们还有什么什么事情没有完成。
还有他酒量很好,跟他喝过一次,半斤白酒一点事没有,听说他能喝一斤。我并不亲日,我以前很仇日,现在好点,但是要是能在里面接触到学习到他们的东西(包含所有东西),我觉得这是我进来的原因。
最近意大利的客户要求在总成图(装配图)上要体现出安全标示(公司内部称为重要部品,就是重要的尺寸、公差、标准前面要加个特殊符号等),于是要把该客户所有的装配图都修改一遍,这是个简单的任务,就给我做了。该客户的机种大约30个,也就是改30份图纸,开始我以为很简单,结果我想多了。
在添加完客户要求的安全标示后,打印出来,把整个图纸所有的尺寸和客户的原始数据一一对比,防止在CAD中无意改动了什么东西,对比一个用铅笔打一个勾,这种铅笔叫做青笔,复印和扫描不出来,这一下工作量就大了。这虽然只是一个小细节,有可能你比对了半天,眼睛都酸了也没找到一个错的,但我个人认为挺有必要的,有很多种办法可以校对数据,但这种办法出错率应该是挺小的。
早上晨会日本部长给我们提到了一个名词:三现主义
,他说在日本的制造业里应用的很广,解释起来是
现在、现场、实物
,就是当出现问题的时候要立即到达现场,观察出问题的东西。当他讲完的时候发现有人没记,他就让那个人解释什么叫三现主义,结果没能解释出来,他就问那为什么不记。上午开了个会,会上介绍了很多日本引入的标准、流程,会后提醒说要看的,复习的,要考试的。个人认为记笔记是个好习惯,翻看以前的笔记更是个好习惯。
休息时间百度了下三现主义,百度百科的解释:现场、现实、现物——即一切从现场出发,针对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切实的对策解决。当发生问题的时候,管理者要快速到“现场 ”去,亲眼确认“现物”,认真探究“现实”,并据此提出和落实符合实际的解决办法。
常驻在中国的日本领导都是很出众的,所以在他们身上肯定有一些特点值得学习(不是全部),也有一些特点需要商榷。
1、喜欢问为什么
今天把一份修改过的图纸交给部长,图纸变更内容为添加安全标示,他看了问为什么,我心里想你不知道啊,但嘴上说的是客户要求的,他问客户哪里要求的,依据是什么,我说客户邮件里要求的,他问那邮件呢,为什么不附在后面,我无言了。
2、做操
这个要吐槽一下,感觉日本大多数规定都是要求你严格执行的,但是这个很例外。上班前要在办公室自己找个空地(座位边上)跟着音乐做操,就是活动下筋骨,然后开晨会。做操这个环节很散漫,散漫到有的人操都做完了才从座位上站起来,然后就直接下一个环节了。做操的动作有点像小学生广播体操,呵呵。
3、对上班时间内的要求
上班时间内电脑是不能随便浏览网页的,今天我用中途休息时间(上下午中途有10分钟休息)看了下论坛里关于工业4.0的视频,把周围几个人吸引过来了,可能是动静有点大了,部长看到了,就问在干什么的。事后有同事提醒我不要随便上网,最好QQ都不要有,这点感觉缺少人性化了,虽然可以理解但刻板了的规定。
说说这几天身边的一些零散的小事吧,穿插着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1、这个星期基本上日本部长一直在陪客户(德国、印度),确定新产品量产的事宜。其中有个逻辑问题。我们是印度的供应商,印度人是德国人的供应商,但是德国人竟然会来到我们这开量产会,这个逻辑有点奇怪,我只能理解为德国人对质量的把控做的太严格了。在他们开会期间我进去过几次,有一位德国女工程师很厉害,属于干练型的,国内很多女生害怕从事机械行业,其实是很没必要的,同样可以做的很优秀,获得别人足够的尊重。
2、期间来了两位日本技术人员,负责和我们交流产品技术问题,有一位日本人带的电脑是联想的。(当我突然注意到这个的时候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3、德国的工程师感觉很礼貌,上下楼梯遇见的时候,他会贴着墙站着等你先过,他们之间互相交流的声音不会很大,印度人就要差点,去公司的其他部门直接就进去了,互相说话有点随意,声音较大,进原本安静的办公室也不注意降低分贝。
作者:顾宏达
来源:机械社区
作者:
jixieman
时间:
2015-8-27 16:44
自己的亲身感受,很贴实际。比理论的性的东西更重要。
作者:
zhangbaojiu
时间:
2015-8-27 22:54
日本企业,尤其是制造业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欢迎光临 精益大本营 (http://leantp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