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有一个叫“哑铃结构”的著名管理时尚因为它美好的表述,让许多人为之倾倒。所谓“哑铃结构”模式:就是把利润最低的产品生产交给专业的制造企业(哑铃的中部),自己则将全部精力用于利润丰厚的产品研发与销售(市场和品牌),即供应链的两端(哑铃的两端)。结论是,聪明人就该运用这一模式,不仅可以把吃力不讨好(利润最低)的制造外包给别人,更重要的是把轻松和利润留给了自己。 面对专家学者对这一理论的鼓噪,笔者曾经撰文提醒企业管理者。这一模式通常只适用于诸如制衣、制鞋和玩具等“非管理密集型”产业(可以“百度”笔者的另一篇文章“管理密集型产业的竞争法则”)。事实正是如此,耐克、阿迪等企业运用此模式,玩得如鱼得水。因为掌控了研发和销售,可以尽情压榨处于中间环节的生产商,甚至可以任意将生产订单在国家间转移。只要这类企业不在战略上犯错,这种游戏大概还可以继续玩下去。而对于诸如汽车、办公设备以及多数产品品类的制造行业,这一模式并不适合…… 当然,也许有人认为苹果是个例外,它可以聪明地把吃力不讨好的制造外包给富士康等OEM厂商,自己却轻松地赚取高额的利润,俨然是哑铃结构模式的成功典范。我们要问,苹果的这个游戏可以一直玩下去吗?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在笔者看来,这种产业分工模式注定是不可持续的。 为了更好地说明问题的本质,我们需要假设富士康的制造是有相当技术和管理含量的,而事实也是如此,其管理难度要比制衣、制鞋难上十倍、百倍。苹果和富士康之间的合作从一开始就是相互利用,相互提防,而且博弈多于配合,战略上背道而驰。这样的合作模式只能同甘,不能共苦。 合作初始阶段,苹果估计会告诉富士康,其产品一定会风靡全球(量大),所以要求富士康报一个较低的价格开始合作。而富士康为了分散客户订单(增加新的大客户是其重要的经营战略之一),打击竞争对手,其策略是先把订单接下来再说,价格高低是次要的,可以暂不做重点考虑。双方尽管是同床异梦,但是一句“着眼未来”,就足以化解双方的任何分歧。 合作第二阶段,订单持续增长,合作双方开始战略上的试探和调整。看到苹果方面丰厚的利润,富士康方面却只能赚取比例不高的加工费,这让富士康高层(他们也是人)内心变得不平衡,注定会设法(甚至要挟)提高加工费。因为富士康掌握了不可简单替代的制造环节,苹果在博弈中一定会双管齐下,一边答应提价,一边开始小心翼翼地转移部分订单培植新的OEM厂商,以便分散风险和提升博弈筹码。但由于大家都赚得盆满钵满,合作双方的貌合神离通常会被所谓的“双赢”所掩盖。 合作第三阶段,订单开始下降,合作双方将开始争斗甚至互相拆台。订单下降必然伴随着售价下降。在此情况下,苹果为了保住利润必然希望把降价的负担向OEM厂商转移,但是富士康们也因为订单下降备受打击,因为生产规模收缩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诸如裁员以及固定分摊费用上升等),所以很难答应苹果的降价要求。在这一轮博弈中,矛盾开始表面化甚至展开激烈的争斗。最坏的情况是,双方分道扬镳,苹果把产品生产委托给成本更低管理更差的厂商。如果是这样,那么苹果离衰败甚至死亡也就只有一步之遥了…… 笔者如此设计苹果的三部曲,对果粉来说是残酷的。但是借用网络上的一句话,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信奉哑铃结构模式的苹果们终将逃不过衰败的命运! 最后的结论是,制造环节真的很重要,对中国来说尤其重要,万万丢不得。 |
欢迎光临 精益大本营 (http://leantp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