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大本营

标题: “大野耐一先生的教诲”系列-1 [打印本页]

作者: spaceman    时间: 2014-10-4 16:08
标题: “大野耐一先生的教诲”系列-1
【编者按】

本篇的内容摘自于原田武彦所著的《流的传承》,该书尚未出版简体中文版。原田武彦先生是原台湾丰田(国瑞汽车)的总经理,曾经直接从大野耐一先生处接受教诲。

在这本书里,原田先生记录了大野先生的教诲,附上了当时的背景,并进一步用数十年的所思所行来与读者分享自己对大野教诲的理解。读者如能认真阅读,必定会对丰田生产方式的本质有更深理解。

由于原文引自台湾繁体中文版,部分表达习惯与大陆有差异,但我们对此未作调整,请读者注意。


教诲1 即使说明了,也没人能理解,只好在现地仔细指导

这一段话摘录自大野先生在一九八八年,丰田汽车本社工厂营运五十周年的纪念文稿,前后文如下:

“从昭和三十八年(一九六三年)左右开始,看板已经扩展到整个工厂了。当初并不是先有了宏大的构想而开始,我们也不知道未来会发展到什么地步。

提升生产力、抑制生产过多、然后由较少的人来生产,这些事情是无法计算清楚的。

即使说明了,也没人能理解的,只好在现地仔细指导。”

我是在昭和十九年(一九四四年)的主管名册上,初见大野先生的名字,当时他是总组装课的课长。那时组装线一个月之中,有一星期以上的时间在收集零件,实际生产的时间不到两个星期,经历了让人头痛不已的“月末集中生产”方式。大野先生于隔年(一九四五年)调任机械工厂的主任,以此为契机,开始了迄今仍为世界各地采用的丰田生产方式。

大野先生在其后十六年间的本社工厂生涯中,虽然逐步建构出操作多台、多工程作业、目视管理、一个流、看板方式等各种丰田生产方式的基础要素,但这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就如大野先生本人的回顾所述,他先是在其权责范围内确实进行,再随着权责的扩大,将新的做法渗透出去。

到了昭和三十八年(一九六三年),大野先生就任本社工厂的厂长,因而开始对粗形材部门的铸造部、锻造部导入看板生产方式。他决定从粗形材部门到机械部、再到总组装部,以连锁的看板来连结整个工厂。从本节开头大野先生的文稿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大野先生“无论如何,一定要成功”的豪气。

粗形材部门的铸造部、锻造部现场,比机械工厂还要放任,现场的匠人气质也更浓。面对这样的粗形材部门,大野先生发挥了领导力,身先士卒展开排除浪费、提高附加价值、只制造良品的活动。

检视大野先生在构筑新系统时的做法,可以发现以下几点让新方法成功的秘诀:

1、经营者身先士卒的领导力。

2、绝不妥协,不怕失败。发挥坚强意志与热情,在对方能彻底理解之前绝不松懈。

3、长时间持续跟催。因为要能够稳定地维持及进行改善,需要很长的时间。

由此可见,经营者与领导者应尽量避免在短时间内更迭。丰田生产方式之所以能够有今天,最主要的原因是大野先生在制造部门一贯不变地进行着他的工作。

我行我思

本栏以“我行我思”为名,是我对大野先生教诲的体验——“行”,或心得——“思”。

我在昭和四十三年(一九六八年)配属到丰田汽车的本社工厂机械部工作。部长对我讲解了约一小时的新进员工需知之后,就告诉我:“你的工作地点是在上乡工厂,赶快去吧!”结果,我只在本社工厂待了不到一个小时,之后就一直在上乡工厂。

一到上乡工厂才知道,为了建立新的生产线,本社工厂机械部的技术员几乎都常驻在那里。第一代Mark-2的引擎工厂在大野厂长麾下,无论是自动生产线上物的流动方法、设备应有的状况、异常情报的发出方式等等,都正处于紧锣密鼓的试行阶段。

大野先生说过:“新人得站到可以看见行灯的点检架台上去看。”到现在我还记得站在上面的感觉。但那时我却见到其他技术员神色紧张,一副僵硬的模样。原来是大野先生快要来了。

大野先生一来,就把大家集合在可清楚看到行灯的地方,一一巡视异常亮灯之处,听取停线的检讨报告,并要求维修部门提出对策。当时Mark-2新车刚刚发表,引擎却无法依计划生产出来。

大野先生几乎每一天都到现场来,并做出各种指示,也常常一发现生产线的连结方式有问题,就要求在周末通宵进行修改。

当然,大野先生也曾经在星期一的一早复检改善状况,结果说,“之前的方法比较好喔!”于是周末又再把它改了回来。

大野先生认为,当时新设自动生产线之物料的流动方式,将会是未来的基本模式,所以对我们的工作非常关心,并且一定会到现场来亲眼确认;不满意的话,会一直修改到满意为止。从那时起,我们才逐渐了解到,大野先生是抱持着拼命的心情来到现场。

至此我们深刻体会到,所谓的“试行错误”就是这样啊!

我曾问过上司:“这里就维持现状吧,下个车型再改变可以吗?”主管则会回答:“不好的东西若放任不管,马上会被模仿、学坏,因此现在就要改变。”然后又加一句:“看到异常不可当作没事般走过去,要知道每日在现场工作的人正遭遇困难与辛劳,当然不可以放任不管。”

听到这样的说法,我为能到这么好的环境工作而高兴。

我认为大野先生的认真态度也影响了部属,因此才会有这样的回答。

虽然昭和三十八年(一九六三年)时,我尚未进入公司,但我可以想像铸造部、锻造部在导入大野方式的时候,一定也和我刚进入公司的情形一样,每天到现场,和管理者一起拼命想办法,逐渐建构起新的生产系统。



作者: LEE    时间: 2014-10-5 21:56
大野耐一先生典型的日本梦的实现者
作者: huhong5957    时间: 2014-10-7 08:14
托人到台湾买了一本,不错的呀
作者: ku788    时间: 2014-10-12 10:57
959年稻盛和夫与朋友一起创立京瓷公司,




欢迎光临 精益大本营 (http://leantp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