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地去判断某些行为的对与错,在企业管理中这样的现象同样数见不鲜。事实上,这些理解本身就不正确,所以导致管理行为无法产生有效的结果。
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但要搞懂两点:第一,管理要做什么,由经营决定,不是由管理决定;第二,管理水平不能超过经营水平。
中国企业在管理上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优秀的人都在做管理,不优秀的人都在做经营。而国外企业倡导:1.领导做仆人,管理就是服务;2.管理不为经营服务,是最大的浪费;3.管理者要有两个能力,经营的能力和管理的能力。很可惜的是,绝大部分中国的企业家管理能力很强,经营能力较弱。据有关机构研究发现:有些企业的员工满意度非常高,但行业排名却在中等以下,这是因为这些企业的管理水平太高。
管理要始终为经营服务。比如,在经营上选择薄利多销时,管理上就要选择成本管理和规模管理。例如沃尔玛,第一,它的采购成本永远比全行业低5个百分点;第二,它确保现场失窃率在全行业低5个百分点。它在两个地方各得了5%的利润。薄利多销,取决于企业在管理上是否做到了为经营服务。
管理并不取决于管理本身,一定取决于你的经营在做什么,如果企业的管理水平超过经营水平,这个企业一定会亏损。
2000年,当时国内几乎所有的家电企业都在低价销售的基础上,开始了流程再造。事实上,造就了2001年国内家电全行业的亏损。那时中国的家电企业为什么容易亏损,并不是这些企业的管理不行,而是这些企业的管理水平太高了。
“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对企业的描述一共有三句话:第一句话,企业就是创造顾客;第二句话,企业最主要的功能只有两个,销售和划分;第三句话,管理只做两件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他这样讲的原因,正是管理一定要符合经营。
举一个真实生动的例子:一个企业请一位管理学造诣很深的老师讲课,讲《领导学》,企业的500个员工都听的非常开心。一个月后,造成了一个非常失败后果——500人中,其中300个人听了我讲的领导特征后,觉得他们自己也具备这样的特征,原来很崇拜这个老板,现在不崇拜他了,不听话了;在那次课对于领导力、领导的性格、行为特征等分析得很透彻,剩下的200人都在分析这个老板的行为,工作也没法做了。
这件事情的错误就在于,培训过度,讲的东西超过了相应的职位,造成了一些人觉得:“没让我不是总经理”。给员工的培训,超过了员工所承担的责任。
欢迎光临 精益大本营 (http://leantp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