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中国企业里,中高层干部中多数能感受到管理模式的存在,少数能了解管理模式的设计。
犹如我们中国人都比较喜欢讲道理,但能说清楚“道理”是什么的人就不多了。道理在哪里?道理的存在对于人类的存在、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有什么意义呢?
道理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但它似乎永存在我们身边,并且牵制和修正我们的言行。
管理模式,对于我们的企业运营管理来说,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说起管理模式,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还是能找到它的踪迹。比如:人治、法治、德治。
再看看我们身边的企业管理形式,也许我们可以进行不同的归类和定义。比如:家长式、作坊式、家族式、部门职能式、集团矩阵式、日式-丰田式、韩式-三星式、美式-沃尔玛式等各具特色的管理模式。事实上,各种管理模式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然而,时至今日,只有极少数企业管理者认识到了“管理模式”会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左右企业管理的输出效果。其中包括系统输出之产品或服务的品质、成本、效率及其稳定性。
也许仅仅停留于“管理模式”的概念讨论,我们是无法从中获得觉悟的。也许我们将日常企业管理主要的管理要素和概念罗列出来,并尝试将他们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我们可能从这些排列组合的差异中得到启发。这些管理要素和概念包括:管理目标、管理策略、管理模式、管理流程、管理机制、管理决策、管理互动、管理执行,还有管理决策的一致性、管理互动的及时性、管理执行的标准性,再有管理制度、管理机制、管理潜规则,管理改善、管理革新、管理升级,管理体系、管理标准、管理工具,管理者、管理对象、管理绩效,规范管理、自主管理、专业管理、系统管理、卓越管理等等。有的企业管理排列组合时混乱无序的,有的排列组合好看但无法落地,有的排列组合漏洞百出,有的排列组合形成了一个面,有的排列组合形成了一个场。
说到这里,我们再来比较中外企业对于共同的企管目标,由于双方采用了完全不同的管理模式,导致双方届时收获完全不一样的结果。比如:产品直通率、工厂产能发挥率、客户投诉率、系统运营管理成本竞争力、设备正常使用寿命周期、物料利用率、企业管理创新竞争力、企业系统快速优质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企业品牌价值提升与创造力等。。。
事实上,对于只有系统充分高效优质、全面持续配合的管理才能获得的相关输出指标,比如:产品品质、生产交期、生产或运营成本、设备系统保全、企业运营市场竞争力等,我们是无法企图通过片面或短浅的管理方式来获得的。然而,遗憾的是:当我们纵横观察中国诸多的企管乱象时,瞎忙、救火的背后,皆为错误的选择管理模式所致。
欢迎光临 精益大本营 (http://leantp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