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大本营

标题: 日式精益高效系统的盲区 [打印本页]

作者: spaceman    时间: 2011-11-19 08:20
标题: 日式精益高效系统的盲区
日式精益高效系统的盲区
日本给世人的良好形象有两个重要方面,即生产精益和社会高效。
精益生产和六西格玛是美国人在汽车领域为丰田、本田战胜后,考察对手不断创新,日益完善的生产线后感悟到的“丰田神话”般的力量。精益的核心是生产的所有细节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生产技术的持续不断的创新,终至生产系统实现低成本高效运行。在精益的思想中,丰田的总装厂房最早实现了零库存,高效带来的低成本显而易见,也给丰田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听起来很美好,而事实也是适应日本国民性的精益思想生产出来了有路就有的丰田车。这种于所以的细节处不断精益求精的态度还体现在了立的闪存,索尼的阴极管彩电、卡带机、手机,等等产品的生产。
日本闪存和晶片生产的精益在七十年代几乎让美国人窒息,但是因特尔处理器的横空出世一举让美国人夺回信息产业的制高点,日本人从此失去了信息产业的最大话语权。
索尼的阴极管彩电几乎做到了所有技术环节的极致,在八九十年代其市场占有率之高让其他竞争对手难以望其项背,但是到了新世纪南韩的LG通过革命性的面板彩电一举拔得世界电视产业的头筹。
索尼的卡带机有后来的苹果“ipod”超越,手机又遭遇三星,都给人一种日本产品昨日黄花的印象。表面上看来,这些问题是由于日本企业注重花大力气革新技术,反而忽视了市场需求导致的。更深一层来讲,这些问题却是由于日本国民性决定的过分注重细节精益创新,导致企业错失了战略调整创新。也就是说,尽管日式精益系统一直强调着“无处不在的创新”,甚至有外部研究者背书道:“细节精益实现系统创新”,但是事实雄辩的说明了过分专注于细节的日本企业在全球竞争中在不断丧失战略高地。
零九年发生了“丰田质量门”。表面看来这只是一个产品质量问题,间接的我们还能看出美国人为了挽救金融危机后自己飘摇的汽车产业对丰田的落井下石。实质上,问题的根源在于日本式的精益高效系统过分注重节约,常常导致系统的可靠性和鲁棒性不足。简单的说,丰田以商业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函数的精益车间系统生产了油门踏板有缺陷的不可靠不安全的汽车。现在,精益高效的丰田、本田们在零部件供应链出问题时,部分停产了。
系统可靠性和鲁棒性的提高是需要系统安全系数、余度、负反馈的提高为代价来实现的,简单的说就是通过“浪费”和增加成本来实现系统的安全运行。这是与日式精益高效系统格格不入的。也正是这个原因,日本遭遇了这次核危机以及电力缺损引发的社会运转困难。
核电因其高的能源密度一度得到日本社会的广泛青睐,从七十年代起获得了日本几家电力公司的大力发展,满足了其国内三分之一的电力需求。九二年签署《京都议定书》时的日本人看到环绕自己的核电站是多么得意啊!这次地震和海啸导致的核危机,让人看到了福岛第一核电厂的纠结状况,还让人看到了日本人建造的立方体反应堆厂房那孱弱的墙壁,惊讶于日本的沸水堆核电站竟然没有外接电源,困惑于日本政府竟然没有危机处理预案而一味颠三倒四的发布消息。当然,现在来指责东京电力“捡芝麻丢西瓜”的犹豫不决,或者日本政坛那帮“松下政经学院”毕业的政客们浪费最佳抢救机会坐直升机视察电厂的做秀,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了。
一座核电厂的事故就让电力十分富裕的日本陷入了“电荒”。首都东京电力供应减少百分之二十,分区限电、城铁减班、工厂停产……,都在向人们展示着高度工业化的高效的日本社会的脆弱和不堪一击。


后记:
从历史上看,日本就不是一个懂得原始创新的民族,甚至他们自己无意中开创了新的时代,他们自己仍不得而知,仍旧要抱定传统。这一点,从二战中太平洋战争之始,山本五十六使用航母上的海军航空兵偷袭珍珠港大获成功,但日本人仍旧抱定“大船巨舰主义”直至战争结束前的“大和”沉没,可以看得一清二楚。这个民族的这种执着有时表现为了一种“轴劲”,似乎撞破南墙才知道回头。例如,还是二战前后,日本人先前通过赌博一时获得了南太平洋战局的胜利,立马感觉自己皇军天下无敌了。这种盲目的自信在战争后期导致日本人拒不投降,终于招致核弹打击。无条件的投降后的日本人从此唯美国人马首是瞻,无处不向美国人学习,所以,日本获得了一个“好学习”的美名。换而言之,日本人的学习更像是一种反弹报复式的学习,是付出了高昂学费的学习。(好在日本人付出学费还是学习了,而我们呢?)
也正是这种“轴劲”让日本人面对这场核危机显得茫然不知所措,电力公司支支吾吾只知道道歉,首相不堪压力躲猫猫,百姓郁闷到连水也没得喝的境地。


作者: andrewzhang    时间: 2011-11-20 07:19
有些启发,不过感觉有点偏颇
作者: cqitlqm    时间: 2011-12-10 23:22
有一定的道理




欢迎光临 精益大本营 (http://leantp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