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大本营
标题:
安全库存量的精确计算方法
[打印本页]
作者:
spaceman
时间:
2011-11-6 20:35
标题:
安全库存量的精确计算方法
安全库存量的精确计算方法
对于安全库存量的计算,将借助于数量统计方面的知识,对顾客需求量的变化和提前期的变化作为一些基本的假设,从而在顾客需求发生变化、提前期发生变化以及两者同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分别求出各自的安全库存量。
1.需求发生变化,提前期为固定常数的情形
先假设需求的变化情况符合正态分布,由于提前期是固定的数值,因而我们可以直接求出在提前期的需求分布的均值和标准差。或者可以通过直接的期望预测,以过去提前期内的需求情况为依据,从而确定需求的期望均值和标准差。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让人容易理解。
当提前期内的需求状况的均值和标准差一旦被确定,利用下面的公式可获得安全库存量SS。
SS=Z* SQRT(L)_*STD
其中: STD ---在提前期内,需求的标准方差;
L ---提前期的长短;
Z ---一定顾客服务水平需求化的安全系数
例:
某饭店的啤酒平均日需求量为10加仑,并且啤酒需求情况服从标准方差是2加仑/天的正态分布,如果提前期是固定的常数6天,试问满足95%的顾客满意的安全库存存量的大小?
解:由题意知:
STD =2加仑/天,L=6天,F(Z)=95%,则Z=1.65,
从而:SS=Z* SQRT(L)_*STD=1.65*2.* SQRT(6) =8.08
即在满足95%的顾客满意度的情况下,安全库存量是8.08加仑。
2.提前期发生变化,需求为固定常数的情形
如果提前期内的顾客需求情况是确定的常数,而提前期的长短是随机变化的,在这种情况下:SS为
SS=Z* STD2_*d
其中: STD2 ---提前期的标准差;
Z ----一定顾客服务水平需求化的安全系数;
d - ---提前期内的日需求量;
例:
如果在上例中,啤酒的日需求量为固定的常数10加仑,提前期是随机变化的,而且服务均值为6天、标准方差为1.5的正态分的,试确定95%的顾客满意度下的安全库存量。
解:由题意知: =1.5天,d=10加仑/天,F(Z)=95%,则Z=1.65,
从而:SS= Z* STD2_*d =1.65*10.*1.5=24.75
即在满足95%的顾客满意度的情况下,安全库存量是24.75加仑。
3.需求情况和提前期都是随机变化的情形
在多数情况下,提前期和需求都是随机变化的,此时,我们假设顾客的需求和提前期是相互独立的,则SS为
SS=Z_*SQRT(STD*STD*L + STD2*STD2*D*D)
其中: Z ----一定顾客服务水平下的安全系数;
STD2---提前期的标准差;
STD---在提前期内,需求的标准方差;
D----提前期内的平均日需求量;
L---平均提前期水平;
例:
如果在上例中,日需求量和提前期是相互独立的,而且它们的变化均严格满足正态分布,日需求量满足均值为10加仑、标准方差为2加仑的正态分布,提前期满足均值为6天、标准方差为1.5天的正态分布,试确定95%的顾客满意度下的安全库存量。
解:由题意知: STD=2加仑, STD2=1.5天, D=10加仑/天, L=6天,F(Z)=95%,则Z=1.65,从而:SS=1.65*SQRT(2*2*6 + 1.5*1.5*10*10) =26.04
即在满足95%的顾客满意度的情况下,安全库存量是26.04加仑。
作者:
wzpwinall
时间:
2012-3-6 09:24
天哪这么复杂
作者:
crd
时间:
2012-5-15 15:56
谢谢分享!!!!!
作者:
0654119
时间:
2012-5-20 19:42
好帖,谢谢分享
作者:
fy820617
时间:
2012-6-7 17:21
太深奥
作者:
cyw4671
时间:
2012-6-20 21:45
学习了,谢谢分享
作者:
daluhuo
时间:
2013-7-18 17:22
受教了,谢谢
作者:
¨Fレㄚッ
时间:
2013-8-21 18:52
太复杂了,有稍微简单点的计算方法
作者:
daluhuo
时间:
2013-9-3 11:44
学习,值得分享!!!
作者:
zhaibo2000
时间:
2013-9-3 12:17
谢谢分享,学习一下
作者:
craig1015
时间:
2013-9-3 20:25
提前期内的标准差如何计算?需要多长时间的历史数据?
作者:
o︻▅▆▇◤
时间:
2013-9-4 11:32
学习学习下
作者:
alan08716
时间:
2013-11-26 08:45
有点复杂,学习一下
作者:
沉香木
时间:
2013-11-26 08:54
:):)
欢迎光临 精益大本营 (http://leantp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