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man 发表于 2014-9-14 22:04:02

MRPⅡ,JIT,TOC三种生产物流管理模式的比较与融合

正文 :TOC与JIT,MRPⅡ是在不同时代,不同经济与社会环境下产生的不同的生产物流管理模式,但从组织生产物流的角度看,三者在以下几个方面各有所长:1. 在生产运营条件与生产物流专业化技术方面MRPⅡ是为了适应西方消费者对产品样式规格多样化,交货期尽量缩短的要求,基于MRP发展起来的,运用计算机对不同产品的物料需求进行详尽计划和控制的系统,源于大量生产的鼎盛期,生产专业化程度较高。初期适用于产品种类多、结构变化不大和生产流程较稳定的环境,后期随着MRPⅡ向ERP的拓展,也逐渐面临产品变化多,特别是多配置项的生产与市场要求,对专业化依赖性减弱。JIT产生于社会需求基本为多品种、中小批量,且资源、资金匮乏,难以建立高度专业化的生产时期。其出发点是把制造过程中的浪费(如残次品、在制品资源、搬运时间等)降到最低限度。由于市场对产品多样化的需求带动了对生产柔性的需求,以及生产物流专业化程度的逐渐提高,后期的JIT也逐渐适用于强调对生产线进行干预的柔性化生产线上。TOC是基于频繁多变的市场波动使得企业内部生产能力不平衡现象尤为突出的背景,迫使企业生产中每道工序在库存水平、批量大小。提前期等各项指标都要适应这种变动的变化。所以,初期多应用于离散型生产环境,但随着经济环境向买方市场过渡,来自外部的约束以及企业内部的无形约束日益重要起来,其应用也拓展到酿酒等流程型环境。2 从制订生产物流的计划方式看MRPⅡ采用集中式的物料计划方式,计算机系统首先建立一套规范、准确的零件、产品结构及加工工序等基础数据系统,并在系统中维护准确的库存、订单等供需数据,MRPⅡ据此按照无限能力计划法,集中展开对各级生产单元以及供应单元的生产与供应指令。JIT采用看板管理方式,按照有限能力计划,逐道工序地倒序传递生产中的取货指令和生产指令,各级生产单元依据所需满足的上级需求组织生产。TOC先安排约束环节上关键件的生产进度计划,以约束环节为基准,把约束环节之前、之间、之后的工序分别按拉动、工艺顺序、推动的方式排定,并进行一定优化,然后再编制非关键件的作业计划。3 从平衡生产能力的方式看MRPⅡ提供能力计划功能。由于MRPⅡ在展开计划的同时将工作指令落实在具体的生产单元上,因此根据生产单元的初始化能力设置,可以清楚地判断生产能力的实际需求,由计划人员依据经验调整主生产计划以实现生产能力的相对平衡。JIT在计划展开时基本不对能力的平衡作太多考虑,企业以密切协作的方式保持需求的适当稳定,并以高柔性的生产设备来保证生产线上能力的相对平衡,总体能力的平衡一般作为一个长期的规划问题来处理。TOC首先按照能力负荷比把资源分为约束资源和非约束资源,通过“五大核心步骤”与思维流程消除“约束”,改善企业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同时注意到“约束”是动态转移的,通过TOC管理手段的反复应用以实现企业的持续改进。4 从物料采购与供应的方式看MRPⅡ的采购与供应系统主要根据由计划系统下达的物料需求指令进行采购决策,并负责完成与供应商之间的联系与交易。此类采购与供应部门的工作主要围绕如何保证供应,同时降低费用。JIT将采购与物料供应视为生产链的延伸部分,即为看板管理向企业外传递需求的部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企业间多已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所以供应商一般也会根据提出的需求组织生产,保证生产链的紧密衔接。此种情况下,采购供应部门更像是协作管理部门。TOC具体运行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如产品结构文件、加工工艺文件及加工时间、调整准备时间、最小批量、最大库存、替代设备等。物料才股提前期不是事先固定的,是由上述数据共同决定的函数,物料的供应与投放则按照一个详细作业计划来实现,即通过“绳子”来同步。5 从物料质量的管理方式看MRPⅡ对出现的物料质量问题视为概率性问题,允许一定的废品,在最终环节加以控制。系统可以设置某些质量控制参数,借助生产中的反馈,事后帮助分析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JIT在每道生产工序中控制物料质量进入下一道工序时要确保上一道送来的零件没有质量问题,一级级控制直到最后成品。以生产中的质量控制代替最终检验,消灭废品。如果发现质量问题,一方面立即组织质量小组解决,另一方面可以停止生产,确保不再生产出更多的废品。TOC一方面在约束环节前设置质检,以避免前道工序的波动对约束环节的影响。另一方面,当“质量管理”因素成为一个无形约束时,通过“五大核心步骤”与思维流程的一系列工具来找到突破点。避免质量问题带来的问题波及约束环节,因为“约束”上一个小时的损失就是整个系统一个小时的损失。6 从物料库存的控制方式看MRPⅡ一般设有各级库存,强调对库存管理的明细化、准确化。库存执行的依据是计划与业务系统的指令,如加工领料单、销售领料单、采购入库单、加工入库单等。为应付生产与供给的波动,必须设置一定的原材料安全库存。控制少量在制品库存,以保证连续生产。尽量满足客户需求,平衡生产能力,压缩成品库存。JIT在生产过程中一般不设在制品库存,只有当需求期到达时才供应物料,所以基本没有库存。生产直接面对客户,追求零库存,消灭一切浪费。TOC强调要合理设置“时间缓冲”和“库存缓冲”,以防止随机波动,使约束环节不至于出现等待任务的情况。合理设置“缓冲器”,以配合约束环节的“鼓点”。原材料库存数量与投放速度由“绳子”来控制,与约束环节的“鼓点”相协调。成品储备取决于约束环节的位置,例如,如果成品运输是约束,则应允许储备适量的成品作为缓冲。7 在企业间协作环境方面MRPⅡ系统是在整个社会处于一个比较完善、规范的市场环境下(以美国为代表)产生与推行的,企业间不强调密切的协作关系,但一般都遵循一套规范的市场运作程序,如合同执行规范、财务往来规范、运输管理规范、生产协作规范等。JIT系统产生初期正处于社会资金与需求都不足的情况,整个社会基本上采用分级协作的方式展开密切合作,而未来用完全自由的市场竞争方式进行社会分工,在此基础上建立了JIT的合作配合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的企业间协作分为正日益加强。TOC系统产生初期,市场的多变性已经非常明显,生产能力的平衡实际上是做不到的,企业转向追求彼此间物流的通畅无阻。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各个企业都是供应链上的一环,当某个薄弱环节给企业带来不通畅时,企业就要设法突破这一瓶颈。总之,MRPⅡ的目标是有效合理地利用资源,改善计划,压缩库存;JIT的目标是追求尽善尽美;而TOC认为企业目标是现在和将来赚到更多的钱,由增加有效产出、降低库存、降低运行费来实现。三种生产物流管理模式的融合    通过比较分析发现,三种生产物流管理模式各有优缺点,随着市场环境的剧烈变化,单独进行某一种模式的应用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企业生产管理发展的需要,对多种生产物流管理模式进行融合的集成化物流管理模式目前已经成为研究和实践的热电。例如:将MRPⅡ与TOC进行融合,可以考虑在企业级的生产计划中应用MRPⅡ,计划周期可以为周;车间级的作业计划由TOC来完成,计划周期可以为天,对重点控制的环节还可以进一步细化;两者的结合在于,物料清单、工序描述、资源能力等数据的共享和沟通。除此之外,还有“推动式”和“拉动式”相结合,MPR与JIT相结合,MRPⅡ/JIT与TOC相结合等多种融合方式。在实践过程中,虽然有些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模式的集成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效果,但是从总的趋势来看,企业生产物流管理的方法和技术还是往集成化的方向发展,目前主流的发展方向包含以下四个方面:1 ERP与JIT的集成应用2 MRPⅡ/ERP与TOC的集成应用3 MRPⅡ/ERP/JIT与TOC的集成应用4 多元化计算机辅助技术(CAX)、产品数据管理(PDM)与ERP的集成应用等

美音123 发表于 2014-9-18 15:13:42

#在这里快速回复#一线员工发现问题,先建立激励机制

美音123 发表于 2014-9-18 15:31:09

#在这里快速回复#一线员工发现问题,先建立激励机制

dy597 发表于 2014-12-11 21:48:43

比较难理解,但有点思路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MRPⅡ,JIT,TOC三种生产物流管理模式的比较与融合